8月14日,由湖南省药学会、湖南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主办的“药学服务转型系列学术会议——三医联动下的医保监管与规范诊疗”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省内外药学、医保、临床领域专家,围绕医保监管与规范诊疗协同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三医联动背景下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湖南省药学会李焕德教授、副理事长武昆,湖南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良荣共同主持会议。湖南省药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毕奎在致辞中指出,三医联动下医保监管与规范诊疗协同的重要性,并寄语本次会议为医保政策落地、临床合理诊疗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药学服务转型与医疗保障体系优化。
湖南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伍国用会长做了“构建医药服务的医保政策体系”的专题讲座,从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采购谈判——带量集采——国谈药品、集采药品双通道落地等诠释医药服务的医保政策体系,梳理医保政策与医药服务协同框架,助力完善医保支付、服务监管等机制。
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聚焦“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剖析治疗方案优化与医保用药衔接,为乳腺癌规范诊疗提供思路。
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处周秀兰副处长解读“医保监管与临床规范化诊疗的关系”,从政策层面明晰医保监管,同时对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基金合理使用的推动作用,尊重临床治疗诉求,加大患者可及,深化与会者对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协同逻辑的理解,期望探索联合推进用药年龄、超量开药、超说明书用药等界定标准的医保药品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毕奎教授围绕“超说明书用药目录的实践价值”进行了分享,指出药学服务在衔接医保监管与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桥梁作用。他介绍,湖南省药学会已搭建包含200余种药物的数据库,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使用参考,降低用药风险,提高决策科学性。他指出,“部分药物虽然不在说明书适应症内,但具备明确疗效,符合真实世界使用规律。”要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推动医保政策与临床真实需求之间建立“回馈机制”,探索形成制度化的临床与医保双向沟通通道。
长沙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邓平认为,规范诊疗既是制度要求,更关乎患者利益与医生安全。部分罕见病患者用药费用高昂,虽有药品已纳入医保,但仍需更多政策支持以减轻负担。同时,药品集中采购提升了用药可及性,却也引发质量担忧,尤其小型药企低价中标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她建议强化对集采药品的一致性评价与监管,并建立临床医生向医保政策反馈的机制,推动真正有疗效、临床急需的药品纳入医保。
在研讨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文群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邹琼燕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争医师三位专家围绕“如何兼顾医保监管与临床规范诊疗的平衡”“三医联动背景下如何做好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以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代表的患者最新治疗方案如何纳入医保正常报销”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医院医保及临床专家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从政策执行的细节、临床的真实需求、患者的合法权益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医保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良荣对会议进行了总结,高度评价本次会议取得的共识与成果。他认为,会议通过高质量的专题报告与深度互动研讨,成功搭建了医保、临床、药学等多领域高效沟通与协作的坚实桥梁。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为湖南省在三医联动深化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医保监管效能、提升诊疗规范水平凝聚了智慧。将为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实践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积极促进医保监管与规范诊疗协同机制落地生根,加强超说明书用药数据库的动态推广,协同医保局相关部门进一步探索超限定支付范围界定标准,为构建更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和实现药学服务成功转型提供持久动力!
湖南艾珀因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